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2年第10期
编号:13180572
不同治疗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4月5日 王海龙 梁正忠 廖湘波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,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。方法: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,分别采用保守治疗、动力髋螺钉固定(DHS)、空心螺钉固定、髁钢板固定、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(PFNA)固定、人工股骨头置换,随访约30个月,采用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。结果: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优良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;各手术组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: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,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,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,常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股骨粗隆间骨折; 保守治疗; 手术治疗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274.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2)10-0105-01

    股骨粗隆间骨折特指股骨颈基底部至粗隆水平部位之间的骨折,因其是股骨头颈部和股骨干受力的最重要转接区域,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,可引起畸形愈合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。为研究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,现归纳总结了2006-2010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35例患者的治疗情况,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取2006年-2010年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共135例,男70例,女65例,年龄19~69岁,分为保守治疗组26例、DHS固定组 23例、空心螺钉固定组25例、髁钢板固定组27例、PFNA固定组24例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0例;骨折分型按照国内最通用的分型方法Evans分类:Ⅰa型26例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